1. <dfn id="bxoj7"></dfn>

          人民日報“中央廚房”構建行業(yè)新生態(tài)

          作 者:張旸 來 源:青年記者發(fā)表日期:2017-09-01

              進入人民日報新媒體大樓10層的“中央廚房”,很多人會震驚于極具科技感、現(xiàn)代化的辦公環(huán)境。中央的巨大橢圓形桌子是指揮調度中心,兩側坐著人民日報社的值班總編輯、各部門負責人,一邊進行著熱烈的討論,一邊盯著眼前十幾米長的屏幕。屏幕從左至右分別顯示著:世界各地的熱點新聞、輿情熱詞的變化、最新出爐的文章、新聞文章閱讀量排行、值得關注的熱點事件、各大微信公眾號的閱讀排行榜、各領域記者的報道安排……

              指揮調度中心的兩邊,是一排排放射狀的工位,記者、編輯們在這里忙著電話采訪、寫稿、制作多媒體新聞產品等,這是人民日報內部設立的融媒體工作室。工位上擺著“俠客島”“學習小組”“國策說”“麻辣財經”“智理行間”等融媒體工作室的名字。這就是人民日報“中央廚房”的工作場景,它正在開啟人民日報媒體融合的新時代。
              “中央廚房”開啟融合發(fā)展新征程
              網絡和數(shù)字技術裂變式發(fā)展,帶來媒體格局的深刻調整和輿論生態(tài)的重大變化,讓傳統(tǒng)媒體站到了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的重要關口。黨中央從戰(zhàn)略高度布局謀篇,打造新型主流媒體,鞏固宣傳輿論陣地。2014年8月,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深改小組會議,部署推進傳統(tǒng)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(fā)展。人民日報社立即響應,主動探索,在中央宣傳部的指導支持下,迅速啟動融媒體“中央廚房”建設。
              2016年,習近平總書記的“2·19”講話,對媒體提出“融為一體、合而為一”的要求。為進一步推進媒體融合,人民日報“中央廚房”已從局部實踐上升為頂層設計,從多點突破擴展到整體推進,從報道創(chuàng)新轉向制度創(chuàng)新,全面轉型、一體發(fā)展,形成了從“相加”到“相融”的新的采編架構、新的融合思路。
              今年1月5日,中央政治局委員、中央宣傳部部長劉奇葆在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工作座談會期間,考察了人民日報社“中央廚房”、新媒體中心和人民網建設情況。1月11日,人民日報第6版刊發(fā)劉奇葆署名文章《推進媒體深度融合 打造新型主流媒體》。人民日報順勢建立的“中央廚房”,正是在媒體融合的道路上為黨的輿論宣傳樹立了新的標桿。人民日報社社長楊振武認為,“中央廚房”在人民日報的融合發(fā)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,其運行“開啟了人民日報融合發(fā)展的新征程”。
              “中央廚房”打造媒體行業(yè)新模式
              目前,人民日報的體系可以看作“1+3+1”,1是人民日報這張中共中央機關報,3是新媒體端的三大平臺——人民網、兩微一端、電子屏,最后的1就是“中央廚房”,我們準備將它打造為面向未來的、全新的內容生產體系。“中央廚房”擁有開放的思維,通過它生產的內容可以連接各種端口,打造“內容+一切端口”模式。這個端口并不局限于媒體,還可以拓展到其他行業(yè)、其他形式。
              人民日報“中央廚房”由人民日報媒體技術公司設計、承建。經過近兩年的實踐和探索,人民日報“中央廚房”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模式和架構,以內容的生產傳播為主線,打造媒體融合發(fā)展的業(yè)務平臺、技術平臺和空間平臺。這三個平臺以人民日報社全媒體體系為起點,以全球傳播為目標,旨在給國內媒體行業(yè)搭建一個公共平臺,從而聚攏各方資源,形成融合發(fā)展、全球傳播的行業(yè)合力。
              作為業(yè)務平臺,“中央廚房”摸索出一套成熟完善的內容生產、協(xié)作、分發(fā)的業(yè)務模式,將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采編人員重新定義為指揮員、信息員、采集員、加工員、推銷員、技術員等崗位。指揮員突破了傳統(tǒng)意義上報社內部對于副社長、副總編輯的分工設置;采集員相當于記者,但不再限于在現(xiàn)場采寫報道,還要采集圖片、視頻等各類素材,我們還設置了數(shù)據(jù)采集員的新工種;加工員承擔了編輯角色,但不再消極等待前方記者發(fā)回報道,而是同步甚至提前加工和生產內容;技術員包括VR、H5、視頻的設計、編程、制作人員;推銷員把“中央廚房”的內容產品推廣至各個出口,既包括人民日報系各發(fā)稿終端,也包括國內外合作媒體。目前,“中央廚房”所生產的內容,同步發(fā)送給國內的2000多家媒體和網站,以及用18個語種向幾百家海外媒體提供多樣化的內容產品。
              作為技術平臺,“中央廚房”的技術系統(tǒng)旨在讓所有的新聞線索、選題策劃、傳播效果、運營效果都有數(shù)據(jù)支撐?;谌嗣袢請?ldquo;中央廚房”軟件平臺的內容分發(fā)、輿情監(jiān)測、用戶行為分析、可視化制作等一系列技術工具,前后方采編人員時刻在線連接,各終端渠道一體策劃,逐步形成新媒體優(yōu)先發(fā)布、報紙深度挖掘、全媒體覆蓋的工作模式。
              有了全網抓取的實時數(shù)據(jù),全國各地發(fā)生的熱點事件就能即時地圖式呈現(xiàn);新聞線索不再只是記者報題,也可以通過網絡抓取、分析;通過傳播效果評估、新媒體運營、新媒體追蹤和用戶畫像,每篇稿件就有了實實在在的效果評估與反饋;通過數(shù)據(jù)分析,媒體可以深度了解用戶的閱讀習慣和行為特征。
              “中央廚房”所有技術產品的功能都實現(xiàn)了移動化。上述功能既可以在“中央廚房”大廳使用,也可以在電腦、Pad、智能手機上使用。只要有網絡就可以遠程辦公,通過“人機見面”完成部分工作。
              數(shù)據(jù)化、移動化、智能化,歸根結底是為了讓技術變得更簡單、更方便、更廉價,“中央廚房”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中國媒體融合云:將十幾家跟媒體技術相關、在各自領域領先的公司的產品全部做成技術工具,匯集在融合云上開放給全行業(yè)使用。
              作為空間平臺,全媒體新聞大廳位于人民日報新媒體大樓的10層,建筑面積3200多平方米,分為總編調度中心、采編聯(lián)動平臺、技術支持中心、創(chuàng)意空間、視聽空間、媒體歷史展示長廊等,是全媒體平臺的物理呈現(xiàn)與主要載體。全媒體大廳是新聞采編與運營管理的指揮中樞和中控平臺,社領導可以在此調控、指揮旗下所有媒體,傳統(tǒng)媒體和新興媒體的工作人員協(xié)同作業(yè),高效實現(xiàn)全媒體產品的采集、制作與發(fā)布。
              人民日報“中央廚房”已經與河南日報、湖南日報、四川日報、上海報業(yè)集團、廣州日報、深圳特區(qū)報等地方媒體戰(zhàn)略合作,旨在圍繞內容、技術和傳播等,開展一系列合作,幫助大家加快融合進程。內容上,進行資源共享、協(xié)同生產、共建工作室。技術上,可以幫助媒體同行少走彎路,快速建設中小型“廚房”,與人民日報“中央廚房”接通,實現(xiàn)內容協(xié)作、資源共享、整合傳播。傳播上,分別與貴陽、江蘇、內蒙古等地開展重點活動的全媒體推廣,實現(xiàn)一體策劃、多元傳播、全球覆蓋。
              “中央廚房”用新“大腦”統(tǒng)籌策、采、編、發(fā)各環(huán)節(jié)
              人民日報“中央廚房”,是人民日報策、采、編、發(fā)的神經中樞,發(fā)揮著集中指揮、高效協(xié)調、采編調度、信息溝通等基本功能。“中央廚房”打破過去媒體的“板塊分割”運作模式,專門設立總編調度中心,建立采編聯(lián)動平臺,統(tǒng)籌采訪、編輯和技術力量,實現(xiàn)“一次采集、多元生成、多渠道傳播”的工作格局。
              總編調度中心,是人民日報全媒體陣營的指揮中樞,負責宣傳任務統(tǒng)籌、重大選題策劃、采訪力量指揮。調度中心組建專門團隊,在“中央廚房”大廳集中辦公,利用互聯(lián)網平臺,與各采編團隊無縫連接,隨時發(fā)布調度指令。通過建立總編協(xié)調會制度、采前會制度、新聞線索通報制度,報、網、端、微內容生產全流程實現(xiàn)深度融合。
              采編聯(lián)動平臺,是“中央廚房”的常設運行機構,下設全媒體采訪中心、編輯中心和技術中心,負責全媒體新聞產品的采集、生產、分發(fā)。
              采訪中心,根據(jù)總編調度中心布置的任務,組織調度記者落實采訪任務、審核記者稿件,并及時向總編調度中心反饋稿件采寫情況。
              編輯中心,根據(jù)總編調度中心布置的任務,策劃版面安排、設計頁面呈現(xiàn)、組約稿件,落實采前會布置的任務。
              技術中心,根據(jù)采訪中心和編輯中心的需求,及時為記者、編輯提供技術支持,做好多媒體采集和呈現(xiàn)的個性化方案。
              在這樣的組織架構下,人民日報相應地配備了完整的運行機制,包括總編輯協(xié)調會、采前會等。每周一下午,總編輯召開協(xié)調會,部署當周重要宣傳任務,討論重大報道選題,點評一周傳播效果及協(xié)調采編對接聯(lián)動??偩巺f(xié)調會是“中央廚房”日常運行的最高決策機構。與此同時,建立采前會制度,由當天值班的副總編輯主持,每天上午召開,三大中心和報社采訪部門的負責人參加,匯報選題策劃,通報新聞線索,研究當日輿情,確定重點稿件,布置采編對接。取消下午的編前會,只保留晚上的夜班報紙編前會。
              此外,還建立重大、突發(fā)事件應急報道機制,安排專人實時監(jiān)控、隨時調度,第一時間進行融合采集、加工、生產和傳播。
              依托“中央廚房”,人民日報就此實現(xiàn)報紙業(yè)務的編采分開。地方部、經濟社會部、政治文化部、體育部改為完全的采訪部門,原有的版面編輯任務移交總編室負責。同時,采訪力量實現(xiàn)統(tǒng)籌管理、打通使用。在機制上,保持報、網、端、微記者的身份不變、待遇不變,基本工資在原單位發(fā)放,績效工資由使用單位考核評定,對“獨家、原創(chuàng)、首發(fā)、深度”稿件實行優(yōu)稿優(yōu)酬。
              “中央廚房”用新機制釋放內容生產活力
              為了在媒體融合之路上再次展開新的探索,2016年10月,人民日報“中央廚房”正式啟動了融媒體工作室計劃,旨在盤活人民日報和社屬子報刊的內容資源,提升報紙和新媒體的內容質量,鼓勵報、網、端、微各部門采編人員按興趣組合、項目制工作,資源嫁接,跨界生產,充分釋放全媒體內容生產能力,這也是人民日報“中央廚房”從重大事件報道邁入常態(tài)化運行的全新嘗試。
              融媒體工作室采取“四跨+五支持”機制:“四跨”即允許記者編輯跨部門、跨媒體、跨地域和跨專業(yè)組織成小規(guī)模的戰(zhàn)斗突擊隊;“五支持”是“中央廚房”作為孵化器,負責提供資金、技術、推廣、運營、經營等五方面支持。
              截至2017年2月,人民日報社24個采編部門的100多名編輯記者,按照“跨部門組建,興趣化組合,項目制施工”原則,成立了“麻辣財經”“學習大國”“新地平線”“半畝方塘”“智理行間”“碰碰詞兒”“文藝九局”“國策說”等21個融媒體工作室,實施資源嫁接,組織跨界生產,以專業(yè)化、垂直化原則分類,形成自己的品牌個性。人民日報媒體技術公司投入設計師、動畫師和前端開發(fā)、運營推廣人員共40多人提供技術支持。
              自2016年10月“新地平線”工作室推出第一個作品——《航天長征人,為你讀長征》以來,工作室和報紙內容產生了良性互動。工作室不僅基于人民日報版面原有內容進行拓展延伸,生產了音視頻脫口秀、H5、圖解等各類融媒體作品,不少工作室優(yōu)秀作品還倒灌回版面,大大提升了報紙選題的豐富性和內容的可讀性。其中,“麻辣財經”工作室作品《汽車維修有多黑?暴利打住》點擊率達134萬;“新地平線”工作室解讀中紀委紀錄片《永遠在路上》的作品《沒有“鐵帽子王”!這部大片告訴你》點擊率達45萬;“一本政經”工作室制作的微動畫作品《外逃貪官哪里跑》,在多個渠道綜合點擊率超過70萬次。
              融媒體工作室也推及人民日報“中央廚房”的眾多戰(zhàn)略合作伙伴,以期通過此模式,激活激發(fā)雙方優(yōu)質內容資源,提升內容生產和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造的合力。除此以外,本計劃還將在上海、河南、湖南、四川、深圳、廣州等合作媒體開展融媒體工作室試點。從內容生產到渠道分發(fā)等各環(huán)節(jié),都在向未來媒體發(fā)展的趨勢靠近。
              “中央廚房”提升傳統(tǒng)媒體人的價值
              雖然互聯(lián)網已經成為新聞傳播的新陣地,但是黨媒依舊要依靠生產的優(yōu)質內容去引導人心、鼓舞人心、凝聚人心,形成治國理政的穩(wěn)定支撐。因此,無論是黨和國家的要求,還是市場的剛性需求,黨媒做好內容始終是最核心、最本質的任務。做內容靠的是有思想、有才華、有干勁的人。
              運行“中央廚房”的過程中,大家體會到,傳統(tǒng)媒體人恰恰是新媒體時代最寶貴的財富。很多人認為,新媒體的內容,只有靠新媒體出身的人才能做。但是,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最有創(chuàng)意的策劃,特別是那些涉及時政和財經主題的重大題材創(chuàng)意,往往來自于傳統(tǒng)媒體的媒體人。報紙的版面編輯,可能被一些人認為是新聞領域里最沒有創(chuàng)意的“工種”,但是當版面編輯進入“中央廚房”,跟技術團隊、設計師團隊一起工作,會爆發(fā)出非凡的創(chuàng)意。人民日報“中央廚房”生產的一些刷爆朋友圈的H5產品“總理給你送快遞”“傅瑩邀請你加入群聊”等都是報紙編輯提出創(chuàng)意和文案,“中央廚房”的設計師和程序員再以多媒體方式實現(xiàn)的。
              也有人認為,新媒體是年輕人的事業(yè),而在“中央廚房”的運營實踐中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做新媒體跟年齡沒有關系,只要有多媒體、全媒體的意識,完全可以成為新媒體的重要人才。例如,去年5月1日營業(yè)稅全面改征增值稅,全國媒體都采用了一個擬人化的類比創(chuàng)意——兩個男女青年相識、戀愛、結婚,這個創(chuàng)意就是人民日報經濟社會部50多歲的財經口資深記者李麗輝提供的,人民日報“中央廚房”率先采用,后來被全國很多媒體模仿。此外,人民日報社的老同志們經常會提出一些適合全媒體傳播的創(chuàng)意,由“中央廚房”的技術員團隊來實現(xiàn)。因此,能否適應新媒體時代,能否生產出新媒體“爆款”產品,其實跟年齡沒有關系,主要取決于領導層的決心,取決于執(zhí)行層的意愿。很多年輕人如果有惰性,反而不如老同志更適合這樣一個媒體融合的時代。
              人民日報社一直站在互聯(lián)網時代發(fā)展的潮頭。在網絡論壇時代,人民網可以做出很有影響力的強國論壇;在微博、微信時代,人民日報的法人微博和微信非?;穑辉诳蛻舳藭r代,人民日報客戶端上線兩年,用戶已有1.4億。傳統(tǒng)媒體機構盡管很難成為每一個技術發(fā)展階段里最“火”的那一個,但能夠持續(xù)、成體系地在每個技術階段提供優(yōu)質內容,這就是其價值。在這點上,傳統(tǒng)媒體人不應該妄自菲薄。傳統(tǒng)媒體機構只要能有效地適應新環(huán)境,就能夠成功轉型并保留下來。
              媒體人永遠是為人類提供信息產品、知識產品、思想產品和價值觀產品的一群人。媒體人的價值在于他們的精神價值,人民日報建設“中央廚房”的目的,也是讓優(yōu)秀的媒體人在媒體融合的時代,更好地發(fā)揮自己的價值、施展自己的才華。
         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,中文字幕无码人妻在线二区,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,久久亚洲精品无码可下载 久久综合美女视频 a级毛片免费看在线看
              1. <dfn id="bxoj7"></dfn>

                  ?

                  重要提示

                  1、報名前,應認真閱讀中國人民大學網絡教育入學指南,充分了解我校網絡教育的辦學模式,并愿意遵守學校的各項規(guī)定和要求,努力完成學業(yè)。
                  2、報名表一經確認,將隨成績等進入學生檔案,你需要對本報名表所填寫內容的真實性負責。
                  3、如同時報讀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,須分別填寫學歷教育報名表和非學歷教育報名表。

                  學歷教育報名 非學歷教育報名